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探讨了比特币通过“封装”过程从比特币区块链转移到以太坊等网络的原理。本文将以 Wrapped Bitcoin(WBTC)为例,具体分析中心化封装的实际流程及其链上交易表现。
什么是 WBTC?
Wrapped Bitcoin(WBTC)是一项由 REN、Kyber、BitGo 等多家行业机构于2019年联合发起的跨链方案,目前由 WBTC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WBTC DAO)负责运营。该 DAO 由17名成员组成,共同管理一个多重签名合约,具有添加或移除 WBTC 合作商户及托管方的权限。
WBTC 以1:1比例锚定比特币,每一枚 WBTC 都由真实的比特币作为支撑。用户可在以太坊生态中使用 WBTC 参与各类去中心化应用,无需将 BTC 兑换为 ETH 或其他 ERC20 代币,也可以随时通过向托管方退回 WBTC 来赎回原始比特币。
尽管市场上存在多种比特币封装方案,WBTC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7万枚比特币处于托管状态,累计封装总量超过33.5万枚,总价值高达136亿美元。
WBTC 的生成与销毁机制
生成流程(Minting)
WBTC 的生成需经过以下步骤:
- 商户存入比特币:经 WBTC DAO 认证的商户将 BTC 发送至托管方(当前为 BitGo)指定的比特币地址。
- 发起铸币请求:商户在以太坊链上向 WBTC DAO 发起生成 WBTC 的请求。
- 托管方处理并生成 WBTC:托管方验证比特币到账后,通过智能合约在以太坊上生成对应数量的 WBTC,并将其转入商户的以太坊地址。
需要注意的是,托管方和商户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例如,某次实际转账中,商户向托管方转入2500枚 BTC,最终生成的 WBTC 为2499枚,差额部分即为手续费。
销毁流程(Burning)
销毁指用户通过商户将 WBTC 换回原始比特币的过程:
- 发起销毁请求:商户将 WBTC 发送至 WBTC DAO 合约,并指定目标比特币接收地址。
- 托管方执行赎回操作:托管方从托管地址中转出相应数量的 BTC 至用户指定的比特币地址。
- 链上状态更新:以太坊链上记录 WBTC 的销毁事件,包括销毁数量、比特币转账交易ID及接收地址等信息。
与生成过程类似,销毁流程中也存在托管费和商户服务费,用户实际收到的比特币数量会略少于其销毁的 WBTC 数量。
常见问题
WBTC 是否安全?
WBTC 由持有纽约州信托牌照的 BitGo 担任托管方,所有托管比特币均采用多重签名和冷存储保障,并定期接受第三方审计,安全性较高。
WBTC 与 BTC 是如何实现1:1锚定的?
托管方公开其比特币托管地址,任何人都可在链上查验托管资产是否与流通的 WBTC 总量匹配,实现了完全透明和1:1储备支撑。
哪些场景适合使用 WBTC?
WBTC 适用于希望在以太坊生态中使用比特币参与 DeFi 借贷、流动性挖矿、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应用的用户,同时不愿直接出售比特币的用户。
除了 WBTC,还有哪些主流比特币封装方案?
其他常见方案包括 renBTC、HBTC 以及各类跨链桥接项目,它们在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程度和手续费结构上有所不同。
如何参与 WBTC 的封装与赎回?
普通用户需通过认证商户进行操作,不可直接与托管方交互。商户列表可在 WBTC 官网查询,不同商户的手续费和服务体验可能存在差异。
总结
WBTC 作为当前规模最大的比特币跨链封装方案,通过中心化托管与链上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比特币向以太坊生态的安全转移。尽管存在一定的中心化信任假设和手续费成本,但其透明、高效的运作机制仍为大量用户所采用。
对于希望进一步探索区块链跨链技术与资产互通实践的用户,👉 可获取更多实操方法与最新策略。无论是参与多链 DeFi 还是进行资产配置,了解底层技术流程始终是做出明智决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