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杀手能否崛起?成为侧链或是成功关键

·

韦氏评级分析师直言:牺牲去中心化换取速度与低价,与2017年的故事并无不同。

近期,由于以太坊网络手续费高涨,市场再度热议所谓“以太坊杀手”公链的潜力。Solana、币安智能链(BSC)等依托交易所生态快速崛起,而Polkadot、Cardano、Cosmos等技术生态也逐步成熟。然而,它们真的能取代以太坊吗?专业评级机构韦氏加密货币评级(Weiss Ratings)对此持高度怀疑态度。

韦氏评级:以太坊杀手难以出现

韦氏评级近日公开发文称,尽管许多Layer 1区块链(L1)试图追赶以太坊,但所谓“以太坊杀手”的出现概率极低。其分析师指出,目前许多竞争链的做法与2017年时类似:通过牺牲去中心化特性来换取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手续费,这种模式难以持续。

分析师进一步强调,部分公链若想取得成功,更现实的路径是成为以太坊的侧链,而非试图取代它。这意味着,它们需要融入以太坊生态,而非与之对抗。


尽管对“以太坊杀手”的存在表示质疑,韦氏评级仍对多个主流公链进行了综合评估。在评级中,Cardano(ADA)位列竞争链首位,评级为B;Tezos(XTZ)和Polkadot(DOT)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评分维度,Cardano、Polkadot、Cosmos、Fantom等链均获得“优秀”(Excellent),甚至高于以太坊的“良好”(Good)评价。

非以太坊公链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除了韦氏评级的观点,行业研究者也提出过公链成功的关键条件。The Block 研究总监 Larry Cermak 曾总结出一套评估非以太坊公链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七点:

Larry 认为,若以这些标准衡量,目前尚无任何公链真正追上以太坊,未来也可能很难出现。


高手续费虽为竞争链带来发展窗口,但以太坊自身也在进化。币安智能链(BSC)凭借低费用和交易所导流,吸引了大量资金与用户,其链上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PancakeSwap甚至在交易量和锁仓量上一度比肩Uniswap。

然而,随着以太坊2.0升级持续推进和Layer 2扩展方案落地,竞争格局可能再次反转。以太坊或将通过自身进化,成为所谓“以太坊杀手的杀手”。

👉 实时追踪Layer2最新进展

常见问题

Q1: 什么是“以太坊杀手”?

通常指那些试图在性能、费用或扩展性上超越以太坊,并争夺其市场份额的区块链项目,如Solana、Cardano、Polkadot等。

Q2: 韦氏评级为什么质疑以太坊杀手?

韦氏认为,许多竞争链为提升速度与降低成本而过度中心化,违背了区块链的核心原则,难以实现长期成功。

Q3: 侧链与主链是什么关系?

侧链是与主链(如以太坊)并行且兼容的独立区块链,可通过跨链机制与主链互动,扩展主链功能而非取代它。

Q4: 以太坊2.0能解决当前问题吗?

以太坊2.0将通过权益证明(PoS)和分片技术大幅提升网络吞吐量、降低费用,有望缓解当前扩展性瓶颈。

Q5: BSC为什么发展迅速?

BSC依托币安交易所的用户和资金基础,提供低交易费用和高兼容性,快速吸引了开发者和项目迁移。

Q6: 普通用户该如何选择公链?

应根据实际需求:重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可选以太坊;追求低频费和高速度可考虑成熟竞争链,但需注意权衡风险。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