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四大银行申请虚拟资产保管业务 监管合规迈入新阶段

·

金管会于今年初启动试办计划,推动金融机构探索虚拟资产托管服务,目前已有四家主要银行提交申请。

虚拟资产托管申请正式启动

2025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开放金融机构申请参与“虚拟资产保管业务”试办计划。截至四月底,已有四家知名银行正式提交申请:

目前审查周期为两个月,预计六月底前公布审查结果。这意味着最快在第二季底,台湾银行业将正式推出虚拟货币保管服务。

此外,台新银行也正在接受金管会的辅导,虽尚未正式递件,但已积极准备中。

试办计划持续开放 鼓励金融创新

为持续推动金融创新,金管会宣布自2025年6月15日起将继续受理业者申请试办,并提供专业咨询与辅导服务,以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

金管会金融科技发展与创新中心处长胡则华表示,虚拟资产保管属于新兴且技术门槛较高的业务,各金融机构在规模、经营策略和技术能力上存在差异。金管会因此采取灵活申请机制,允许业者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准备,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申请要求与业务特点

根据金管会规定,申请试办的金融机构需提交七项关键文件,其中包括:

试办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虚拟资产交易所和专业机构投资人。由于技术复杂度和服务内容与传统保险箱业务显著不同,保管费用也会相应调整。

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在台湾加密货币政策趋严的背景下,金管会允许银行开展虚拟资产保管业务,为银行业开拓了新的增长点。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银行的服务范围,也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然而,虚拟资产保管对网络安全与风险管理要求极高,银行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升级和人才培训,短期内可能面临成本压力。同时,虚拟资产市场的波动性和监管不确定性也为参与银行带来了额外挑战。

对于有意深入了解虚拟资产托管技术的用户,可以👉查看实时市场分析工具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常见问题

哪些银行已经申请了虚拟资产保管业务?
国泰世华银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凯基银行和联邦银行已正式提交申请,台新银行正在接受辅导准备中。

什么时候能知道申请结果?
金管会的审查周期为两个月,预计六月底前公布结果,最快第二季底相关业务可正式问世。

虚拟资产保管业务面向哪些客户?
主要服务对象为虚拟资产交易所和专业机构投资人,不面向一般零售客户提供此项服务。

银行开展这类业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申请机构需提交七项文件,包括业务计划、风险管理措施、资安标准等,确保业务安全性与合规性。

虚拟资产保管与传统保险箱业务有何不同?
虚拟资产保管技术复杂度更高,需要更强的网络安全防护和风险管理能力,服务内容和费用结构也有显著差异。


虚拟资产托管业务代表着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融合趋势,台湾金融机构正在这一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未来金融创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