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生态构建提速:监管框架落地与应用前景

·

在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中国香港特区凭借《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率先建立了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标志着合规稳定币生态迈出关键一步。这一举措不仅完善了虚拟资产活动的监管框架,也为跨境贸易、金融服务等多元场景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支持。

监管框架确立与制度创新

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确立以风险为本、灵活务实的监管制度。该条例要求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必须获得牌照,并遵循“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确保行业健康、负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稳健的监管环境将助力稳定币及数码资产生态圈的成长。与欧盟的“功能监管”和新加坡的“分级牌照”体系不同,香港创新性地采用“价值锚定监管”原则:只要稳定币涉及港元价值宣称,无论发行主体所在地,均纳入监管范围。这一设计有望使香港在全球稳定币监管中抢占先机。

沙盒计划与首批参与者

为推进稳定币发行测试,香港于2024年3月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制度,让机构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测试发行流程、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申请者需展示详尽的业务计划,包括具体应用场景和解决实体经济痛点的方案。

首批沙盒参与者背景多元,包括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以及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和香港电讯的联合申请。这些机构正加紧筹备牌照申请工作,计划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

应用场景与市场机遇

稳定币作为与法定货币挂钩的加密货币,凭借价格锚定机制和链上实时结算能力,被视为跨境支付的理想工具。传统跨境支付涉及多个中间环节,成本高、效率低,且受汇率波动影响。稳定币的应用有望提升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的协同效率。

京东集团副总裁表示,未来稳定币业务将服务于全球供应链及跨境支付。学界普遍认为,稳定币作为规模最大的真实世界资产(RWA),其合法化和规范化为金融资产代币化、智能合约应用等创新提供基础设施支持,也可为其他RWA发行管理提供借鉴。

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金融和广告营销等多元场景中,港元稳定币等区域型合规稳定币有望实现规模化落地。👉 探索稳定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具体应用

生态发展与产业链构建

随着监管框架确立,香港加密金融产业链将加速发展,涵盖:

企业级数字资产自托管解决方案服务商安全鹭首席执行官Wade Wang指出,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与跨境贸易枢纽,具备天然的出海需求和产业集聚优势。合规稳定币的广泛使用将提高通证化产品对Web3投资者的吸引力,巩固香港作为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地位。

未来政策展望

香港特区政府在落实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及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后,将就虚拟资产场外交易及托管服务展开咨询,并发表第二份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此外,香港正筹备推行针对合规金融科技项目的沙盒,涵盖传统金融科技企业及数字资产企业,部分技术解决方案或可服务稳定币发行。

常见问题

1.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如港元、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价值锚定,旨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常用于支付和跨境结算。

2. 香港稳定币监管有哪些特点?
香港采用“价值锚定监管”原则,只要稳定币涉及港元价值宣称,无论发行主体所在地,均纳入监管范围,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

3. 稳定币有哪些应用场景?
稳定币可用于跨境贸易、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物流和广告营销等场景,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 沙盒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沙盒计划允许机构在风险可控范围内测试稳定币发行流程和业务模式,为正式申请牌照和合规运营做准备。

5. 稳定币如何促进跨境贸易?
稳定币通过链上实时结算和价格锚定机制,减少中间环节和汇率波动影响,提高资金流动效率和贸易便利性。

6. 香港稳定币生态未来如何发展?
随着监管完善和产业链成熟,香港将加速发展稳定币发行、托管和服务生态,并拓展至更多金融科技和创新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