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深度解析:产品现状、经济模型与估值评估

·

作为近期加密市场中除AI与Meme外的最大亮点,Hyperliquid以其独特的“零风投融资、70%代币分配社区、全部收入回馈用户”策略引发市场关注。其通过收入直接回购HYPE代币的机制,使HYPE流通市值迅速超越UNI并跻身加密货币前25名,同时推动平台业务数据全面飙升。本文将从产品生态、经济逻辑与估值框架三方面展开分析,为读者提供客观参考。


一、Hyperliquid产品生态全景

1.1 衍生品交易所:高性能链上订单簿架构

作为Hyperliquid的首发核心产品,其衍生品交易所采用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 机制,而非GMX等项目的创新模式。这一选择源于对性能与用户习惯的平衡:CLOB是全球交易所最常用、交易者最熟悉的机制,但需极高链上性能支撑。

Hyperliquid通过自研的L1公链实现这一目标:

费用结构同样与主流CEX对齐,涵盖交易费、资金费率与清算费用。

HLP:生态流动性核心引擎

HLP作为官方Vault(类似“跟单”功能),承担平台大部分交易的对手方角色,并获取平台费用分成(交易费、资金费、清算费)。其机制类似GMX的GLP,但存在关键差异:

自2023年7月启动以来,HLP长期保持净空头头寸,在牛市中仍维持盈利。当前TVL达3.5亿美元,累计收益5000万美元,年化APR超30%。

1.2 现货交易所:HIP-1机制与去中心化上币

Hyperliquid现货交易所同样采用订单簿模式,仅支持原生HIP-1标准代币。其核心创新在于去中心化上币机制

HIP-1荷兰拍卖规则

近期知名中标项目包括:

拍卖费用全部用于HYPE回购销毁,近一个月稳定在10万美元以上,接近二线CEX上币费水平。

HIP-2:自动化做市解决方案

为解决新代币流动性问题,HIP-2提供区间内线性做市机制:

近30日现货日均交易量约4亿美元,跻身DEX前十,与Curve、Orca等量级相当。

1.3 HyperEVM:未来生态扩展关键

HyperEVM并非独立链,而是与RustVM共享HyperBFT共识的EVM执行层:

测试网已吸引Chorus One、Nansen等机构参与验证。虽未正式上线,但已有大量项目计划部署,涵盖游戏、DeFi、NFT等多个领域。

👉 探索链上交易生态最新进展


二、经济模型与代币机制

2.1 团队与代分配

Hyperliquid由哈佛校友Jeff Yan与iliensinc联合创立,团队仅10人(5名工程师),却支撑起日交易量超百亿的产品体系。其坚持自研链与链上订单簿的实现,体现了极强的第一性原理解决问题能力。

2.2 HYPE代币经济学

总供应量10亿枚,分配比例:

收入分配机制

平台收入来源:

  1. 衍生品交易费用(含资金费与清算费)
  2. HIP-1拍卖费用
  3. 现货交易费用(USDC部分)

收入全部分配至:

AF将累计USDC定期回购HYPE,近一个月回购超2500万美元,日均约100万美元。

质押与未来升级

2024年12月30日启动HYPE质押,当前年化收益约2.5%(仅含PoS共识收益)。未来可能升级:


三、估值框架分析

3.1 与BNB对比框架

将业务拆解为三大模块对比:

业务板块Hyperliquid数据占比等效BNB价值
衍生品交易所持仓量/交易量约10%HYPE=10%BNB
现货交易所交易量约1.5%HYPE=1.5%BNB
HyperEVM(预估)假设10%交易所TVL迁移HYPE=3%BNB

经济模型优势

市值对比(2024年12月末):

3.2 P/S估值框架

基于最近月数据年化计算:

  1. 合约交易

    • 交易量1547亿美元 × 费率0.0225% = 3480万美元收入
    • AF分配54% → 1879万美元用于回购
  2. HIP-1拍卖

    • 月收入610万美元 → AF分配329万美元
  3. 现货交易

    • HYPE部分:销毁110,490枚(年化价值3700万美元)
    • USDC部分:交易量115亿美元 → AF分配139.7万美元

合计年化回购价值:3.187亿美元

对比其他公链项目(如SOL的P/S=135,SUI=96),HYPE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四、常见问题

1. Hyperliquid与GMX有何本质区别?

GMX采用AMM机制与GLP统一对手盘,而Hyperliquid坚持订单簿模式且HLP策略非公开,更接近CEX体验但完全链上化。

2. HIP-1拍卖是否会导致代币中心化?

拍卖价高者得机制虽可能使资金雄厚项目获益,但费用全部回购HYPE反哺生态,且上币过程透明可验证,避免了CEX传统上币的灰色操作。

3. HYPE当前是否高估?

短期数据波动极大,近期交易量从峰值1040亿美元回落至不足500亿,但持仓量仍维持币安10%水平。长期看若生态持续扩展且HyperEVM成功上线,当前估值具备支撑。

4. 主要风险有哪些?

包括跨链桥合约安全、L1与HyperEVM代码风险、预言机攻击及监管合规问题(当前无KYC优势可能随规模扩大面临反洗钱要求)。


五、总结

Hyperliquid通过链上订单簿与创新经济模型,在去中心化衍生品赛道建立领先优势,其“零风投+社区主导”策略更易获得用户认同。当前估值虽经历快速上涨,但相比传统CEX与公链仍存提升空间,未来HyperEVM上线与生态扩展将是关键催化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业务数据稳定性与代码安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