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 VC 的生存之战:转型还是退场?

·

加密 VC 机构虽仍在牌桌上,但行业已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明天很艰难,后天很美好——但关键是能否挺过眼下这个流动性紧缩、模式变革的时代。

近期市场虽现回暖迹象,但投资机构的表现已然分化:有的调整资产配置,有的押注新兴项目,还有的转向链上行情、稳定币与 PayFi 等更契合当前周期的赛道。行业共识逐渐清晰:加密创投需要“版本更新”。


一、行业变革:加密市场进入流动性为王的新时代

从更长时间的维度看,2023年是加密市场的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行业处于基础设施搭建阶段;而此后,随着比特币现货ETF和以太坊ETF的落地,加密货币加速主流化,市场参与结构、资产逻辑和估值模型都发生深刻转变。

市场逻辑的根本转变

加密投资正从“叙事驱动”转向“应用与收入驱动”。2023年后跌幅较小的代币,多数具备实际业务支撑。以以太坊为例,其价格稳定性显著高于许多动辄下跌70%-90%的山寨币。

与此同时,传统金融人群大量进场,改变了以往以加密原生用户为主的市场结构。估值逻辑也因此发生变化:Web3项目早期估值常达2000万–3000万美元,远高于Web2行业,存在明显的估值泡沫。市场回调实际上正在挤压这些泡沫,这一过程可能还需2–3年。

资产分发模式的轮回

资产发行方式也出现显著更迭:从ICO时期的公平分发,到VC币的高市值低流通,再回到以Meme币和链上发行为主的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散户的核心诉求始终是财富效应。哪种模式能带来盈利,资金就会流向哪里。

而不变的是,Crypto的核心主线仍是金融2.0(Fintech 2.0)。它旨在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全球资产流转和分发系统,而非重构生产力。此前行业重点尝试的游戏、社交等赛道,最终仍回归至金融属性,就是明证。

流动性结构正在转型

YBB Capital联创John指出,本轮周期中,资产发行门槛大幅降低,链上流动性被迅速推高,进而带动去中心化交易所及衍生工具的发展。另一方面,比特币现货ETF规模突破2500亿美元,主权基金及传统机构纷纷入场,市场正从散户驱动转向机构主导

但同时,Meme币投机和DeFi伪创新导致的资源错配仍未改变。底层技术持续迭代,却缺乏匹配的应用落地。


二、VC转型:从拒绝到拥抱,灵活适应新周期

经历了2022–2024年的熊市考验,加密VC的商业模式已发生深刻变化。变现路径更短、流动性要求更高、赛道选择更灵活,成为存活关键。

调整预期,面对现实

有机构创始人在社交媒体坦言:“我们这个周期投了10多支基金,GP都非常优秀,也捕获了头部项目。但对这些基金的投资,我们已经做了60%的会计减值,只希望最后能收回40%的本金。”有时候,你什么都没做错,只是败给了时间和周期。

但对下一周期的加密VC,业界反而普遍看好。物极必反,正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反而孕育了后续二十年的创新投资浪潮。

从一级市场到1.5级投资

ArkStream创始人透露,2020–2022年牛市中,顶级基金的DPI(分配回报倍数)可达20倍,中上水平在5–10倍;而在当前周期,普通基金的DPI约为1,优秀基金也仅在1–3倍之间。

因此,许多机构正在从纯一级投资转向OTC投资。选择风险更易把控的成熟项目,流动性和折扣更可预期,投资周期缩短至一年左右,判断难度相对降低。

赛道选择更加务实

YBB Capital从拒绝Meme币到最终参与其生态建设,体现了机构的务实转变。他们通过投资Meme Launchpad等基础设施产品参与热潮,而非直接参与高风险的发币项目。

目前,主流VC普遍聚焦于去中心化交易所、链抽象、资产发行平台等圈内核心叙事,以及RWA、稳定币、AI等跨界领域。未来,AI经济、资产发行衍生工具和技术成熟后的元宇宙复兴,也被寄予厚望。

👉 获取链上投资最新趋势分析


三、外部变量:特朗普政策与行业新秩序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已成为影响加密市场的重要变量。他不仅助推比特币创新高,也为加密监管奠定了相对友好的政策基础。

加密行业步入“乱纪元”

有投资机构创始人指出,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系列经济政治举措令全球市场持续动荡。关税政策升级加剧了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全球金融体系仿佛步入“乱纪元”。

但另一方面,美国似乎正将比特币与黄金共同作为新金融体系的锚定资产。“美元稳定币+黄金+比特币”可能共同勾勒出“美元新秩序”的雏形——既保持美元的法定地位,又以实物和数字资产做支撑。

波动性与流动性的双重影响

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对美股造成明显冲击,而加密市场波动性正呈现出“美股化”趋势。比特币现货ETF的完成,意味着加密资产走向最终形态——美股化。

ETF将比特币分为“白色”与“黑色”两部分:白色部分仅保留金融投机属性,价值背书从去中心化链条转向中心化政府;黑色部分则仍保有原始属性。目前,市场主导权正向“白色比特币”倾斜。

流动性方面,特朗普通过Meme币TRUMP将政治注意力转化为资产,用“身份叙事+资产铸造+舆论操控”构造了一个叙事型的流动性黑洞。

比特币的下一个对手是黄金

行业更多关注的是,特朗普政策能否推动比特币向全球避险资产转型。未来五到十年,比特币能否实现与黄金同等的资产地位,尤其取决于美国主权基金能否助推这一进程。

如果能够实现,比特币相较于黄金市值仍有8-10倍的增长空间;否则,其发展空间将相对有限。


四、结语:适应用户需求,而非期待市场适应

加密市场是否存在错配?从微观层面看,确实存在市值与业务、估值与应用、空投与投机等多重错配。市场仍在“预期驱动”与“价值落地”间寻找平衡。

但从宏观层面看,所有流动性只会流向效率更高的地方。哪里有造富效应,资本就会闻风而动。无论是Solana、Base、BSC生态,还是Meme币、AI概念币,都无法脱离用户市场。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市场核心由用户需求决定,“沉默的大多数”散户其实发挥着主导作用。产品和发行模式需随市场及时调整,而非一成不变。从这个角度看,加密行业没有简单的错配,只有周期和用户需求变化导致的结构性调整。

加密永不眠,流动性如水般奔涌流淌。最终能卷动波澜的,不是错配的项目,而是正当其时的资产。


常见问题

Q1: 当前加密VC的主要投资策略发生了什么变化?

加密VC正从纯一级市场投资转向更为灵活的1.5级市场投资,注重流动性和短期回报。许多机构选择通过OTC方式投资成熟项目,投资周期缩短至一年左右,风险更可控。

Q2: 为什么Meme币能够成为本轮周期的重要现象?

Meme币满足了市场对财富效应的核心诉求,其低发行门槛和社区驱动特性与当前市场情绪高度契合。尽管存在高风险,但其代表的资产发行民主化趋势已不可忽视。

Q3: 特朗普政策对加密行业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特朗普政策增加了市场波动性,加速了加密市场“美股化”进程。同时,他对比特币的友好态度可能推动其成为官方认可的避险资产,与黄金竞争地位。

Q4: 普通投资者如何适应当前市场环境?

建议关注具有实际业务支撑的项目,避免纯叙事驱动的投资。可适当参与链上机会,但需严格控制风险仓位,👉 查看实时市场分析工具提升决策质量。

Q5: 加密市场未来最值得关注的赛道有哪些?

去中心化交易所、链抽象、RWA、稳定币上下游、AI与区块链结合点等赛道具备长期价值。同时,资产发行平台及其衍生工具也值得密切关注。

Q6: VC币为什么逐渐失去市场青睐?

VC币的高估值、低流通模式与当前市场追求公平分发和即时流动性的需求相悖。用户更倾向于参与那些能够直接分享项目增长红利的资产发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