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随后第一版比特币软件问世。随着比特币普及,其网络自2016年起逐渐出现拥堵、手续费高昂等问题。2017年8月1日,BCH(比特币现金)诞生,旨在回归“点对点数字现金”的初心,实现快速低成本的交易。然而,在DeFi爆发、NFT出圈、平台币热涨的背景下,BCH的发展似乎显得缓慢。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受邀分享了对当前热点及BCH前景的见解。
一、流动性挖矿: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流动性挖矿的本质是为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提供做市服务。由于链上交易成本高,DEX普遍采用自动化做市商(AMM)模式,依赖流动性提供者保障交易深度。
江卓尔认为,流动性挖矿虽有一定价值,但收益远低于实体矿机挖矿。以S19矿机为例,四个月内收益可达七八倍,年化收益率远超流动性挖矿的100%-200%。此外,流动性挖矿存在智能合约风险、跨链资产损失可能,且收益随资金涌入迅速下降。
核心观点:流动性挖矿需投入大量时间研究,且风险较高;实体矿机挖矿收益更稳定、安全。
二、NFT: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泡沫
NFT目前主要应用于艺术品领域,通过区块链实现确权、高流动性和创新交互形式(如动态艺术作品)。例如,某NFT项目通过粉丝投票动态调整合成肖像的占比,增强参与感和价值。
然而,江卓尔指出NFT存在巨大泡沫,许多项目可能归零。他建议普通用户谨慎购买NFT艺术品,转而投资底层平台如以太坊。EIP-1559实施后,以太坊燃烧机制将为持币者带来价值捕获。
核心观点:NFT是区块链落地的代表性场景,但当前泡沫严重;投资底层平台更稳妥。
三、平台币:高收益与高风险的博弈
平台币类似“券商股”,在牛市中收益显著,但江卓尔明确表示不投资平台币。原因包括:
- 中心化平台易受政府监管打击;
- 平台可能随意修改规则,影响币价;
- 合规与不合规路径均存在不确定性。
核心观点:平台币安全性差,可能因政策或黑客事件瞬间崩盘。
四、跨链:伪需求与技术瓶颈
跨链项目(如波卡、Cosmos)被江卓尔视为“伪需求”。经济活动具有聚集效应,公链领域大概率走向“万链归一”。若以太坊成功扩容,其他链仅能分得少量市场份额;若以太坊拥堵,跨链的TPS限制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核心观点:跨链无法突破底层性能瓶颈,短期可炒作,长期无实际价值。
五、BCH持仓策略与未来发展
江卓尔透露其持仓比例为:35% BCH、40%-50% ETH、15% BTC、15%创新币种。他坚持混合持仓策略以分散风险,避免因频繁换仓而错失牛市机会。
BCH的核心优势在于可进化性,如SmartBCH项目将以太坊虚拟机引入BCH,利用大区块特性提升TPS。而BTC因社区保守已停止进化,以太坊则受技术债务制约。BCH的开放社区有望推动持续创新。
核心观点:BCH与ETH仍在高速进化,长期潜力优于BTC;混合持仓更抗风险。
六、普通用户挖矿指南
挖矿是“顺人性”的投资方式:
- 日赚收益:每天稳定产出,避免持币心态波动;
- 低门槛参与:可通过联合挖矿委托专业团队管理;
- 长期收益:矿机如S19可挖5-8年,静态回本周期约350天。
挖矿优势:
- 低于市价获得比特币(如7万元矿机产出价值相当于5千元/币);
- 历史盈利概率高,仅短期牛市顶部购入可能亏损;
- 适合长期布局,避免炒币高频操作失误。
七、Coinbase上市的意义与牛市展望
Coinbase上市标志着数字货币交易合规化不可逆转。美国政府默许后,封杀比特币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江卓尔用“60日累计涨幅”指标判断牛市顶部:当涨幅超过120%-130%时,可能因杠杆过热引发崩盘。当前比特币在5万美元横盘,顶部未现,牛市仍将持续。
核心观点:合规化加速行业成熟;牛市顶部需警惕短期暴涨信号。
常见问题
1. 普通用户如何参与联合挖矿?
支持法币或USDT支付,需购买至少一台矿机(3-7万元)。签署纸质合同并开具发票,由团队全权管理矿机运维。
2. ETH转POS后,矿工是否转向BCH?
显卡矿机无法挖BCH,转POS后可能引发显卡抛售。BCH挖矿需专用ASIC矿机。
3. 联合挖矿与云算力的区别?
联合挖矿拥有矿机产权,永久受益;云算力多为租赁模式,合约到期即终止,无长期资产价值。
4. 以太坊市值会超越比特币吗?
ETH/BTC汇率持续上涨(从0.024至0.04),市值超越可能性存在,但需观察后续发展。
5. 挖矿如何应对熊市风险?
可通过期权套保锁定最低收益(如支付6%保险费保障10万元/币),避免借币卖空的风险。
6. 现在是否适合投资矿机?
矿机越早买收益越高。当前全球缺芯导致矿机供应紧张,即使进入熊市,矿机价格也可能保持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