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菲律宾与巴基斯坦加密货币大规模应用解析

·

中亚、南亚和大洋洲(CSAO)构成了全球最具活力与吸引力的加密货币市场之一。按原始交易量计算,该地区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北美和中欧、北欧和西欧(CNWE),占全球交易总量的近20%。

印度以约2689亿美元的加密资产交易量遥遥领先,但若综合购买力与人口规模衡量基层采用率,CSAO地区更是占据主导地位。在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排名前十的国家中,CSAO地区独占六席,包括印度(第1)、越南(第3)、菲律宾(第6)、印度尼西亚(第7)、巴基斯坦(第8)和泰国(第10)。


CSAO地区加密货币生态概览

DeFi在该地区的作用日益显著。在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DeFi交易占比从上年同期的35.2%跃升至55.8%。同时,机构参与度也在提升,大额转账(价值100万美元以上)占比从57.6%增长至68.8%。

然而,CSAO地区并非铁板一块。各国推动加密货币应用的因素各异,导致加密货币服务的使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集中式交易所虽在各国占网络流量主体,但具体分布仍反映本地特色:


菲律宾:从“边玩边赚”到多元生态

《Axie Infinity》的热潮标志着加密货币在菲律宾的广泛普及。这款“边玩边赚”游戏不仅吸引年轻群体,更渗透至各行各业,甚至成为部分人群在疫情期间的重要收入来源。

菲律宾对这类游戏接受度高的原因包括:

尽管《Axie Infinity》热度与代币价格已大幅回落,但其为加密货币普及奠定基础——大量用户因此首次接触加密钱包,为后续应用场景扩展创造条件。

当前,菲律宾正推动“自上而下”的合规化进程:

👉 探索全球加密货币应用最新趋势


巴基斯坦:稳定币成为经济避险工具

尽管巴基斯坦原始交易量较低,但其基层加密货币采用率位居全球前列。与菲律宾不同,巴基斯坦用户主要因经济避险需求转向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

该国经济背景严峻:

链上数据难以完全捕捉巴基斯坦的实际采用情况。大量交易通过非正式P2P市场进行,稳定币常被用于跨境贸易与进口支付,以对冲通胀与汇率风险。

目前,巴基斯坦虽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监管态度渐趋开放。业界正与监管机构合作推进合规框架,未来若能实现银行与交易所资金互通,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印度:监管挑战下的市场韧性

印度不仅是全球基层采用率最高的加密货币市场,也是按交易量计算的第二大市场,超越许多富裕国家。

印度用户参与多种加密活动,在多类服务中使用率均居全球前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成就是在严峻的税收环境下实现的:

TDS规则的不均衡执行加剧了本土交易所的竞争压力——许多国际平台未严格征税,吸引用户转向海外服务。尽管如此,印度市场对加密货币的需求依然旺盛,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韧性。


常见问题

Q1:CSAO地区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的地位如何?
CSAOs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市场,占全球交易量近20%,且在基层采用指数前十名中占六席,显示出极高的市场活跃度与用户参与度。

Q2:菲律宾加密货币应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菲律宾以游戏与社交驱动为主,尤其是“边玩边赚”类游戏曾广泛普及。当前正通过政策扶持与企业参与推动生态合规化与多元化。

Q3:巴基斯坦用户为何偏好稳定币?
由于高通胀、货币贬值与投资渠道匮乏,稳定币成为巴基斯坦用户保值资产与进行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尤其在P2P市场中广泛流通。

Q4:印度加密货币市场面临哪些监管挑战?
印度实施高额税收政策(30%资本利得税+1%交易税),且本土交易所在国际平台的竞争下面临压力,但市场需求依然持续增长。

Q5:DeFi在CSAO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
DeFi占比从35.2%显著提升至55.8%,显示该地区用户对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的接受度迅速提高,机构与大额交易参与度也在上升。

Q6:加密货币在CSAO地区的应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各国根据经济需求与发展阶段形成了差异化应用模式。无论是娱乐导向、避险需求还是投资行为,加密货币均展现出高度适配性与实用价值。


结语:加密货币的本土化适应力

CSAO地区充分展示了加密货币如何适应不同经济环境与用户需求。无论是菲律宾的游戏社交生态、巴基斯坦的稳定币避险场景,还是印度在高压监管下的市场韧性,都表明加密货币具备强大的本地化价值。

👉 获取更多加密货币市场策略洞察

这一地区的多样性证明,加密货币并非单一模式的产品,而是一种可灵活适配各国国情的技术解决方案。随着监管框架逐步明晰与生态持续成熟,CSAO有望继续引领全球加密货币的大规模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