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投资中,仅凭价格波动做出决策往往充满风险。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FA)作为一种评估资产内在价值的方法,能帮助投资者穿越市场噪音,识别那些真正被低估或高估的资产。
与侧重于历史价格模式和图表形态的技术分析不同,基本面分析试图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这个项目到底值多少钱?
什么是加密货币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投资者用来确定资产或业务“内在价值”的一种系统方法。通过考察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其主要目标是判断目标资产是否被高估或低估。这些信息随后可被用于战略性地建立或退出头寸。
技术分析同样能产生有价值的交易信号,但提供的是不同的视角。技术分析使用者相信,他们能基于资产过往的表现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这通常通过识别K线图形态和研究常见指标来实现。
然而,加密货币网络无法像传统企业那样用完全相同的指标(如每股收益、市净率)进行评估。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更类似于大宗商品。因此,我们需要将注意力转向一套全新的、更适合加密资产的评估框架。
三大核心分析维度
一个全面的加密货币基本面分析通常涵盖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链上度量、项目度量和财务度量。三者结合,才能拼凑出完整的价值图景。
1. 链上度量:洞察区块链本身
链上度量是可以通过直接分析区块链公开数据观察到的量化指标。它们是网络健康和活跃度的最直接反映。
- 交易笔数:衡量网络活动水平的基础指标。可通过绘制固定时期内的数字或使用移动平均线来观察趋势。需注意,需警惕单一方在自家钱包间频繁转账刷高数据的可能性。
- 交易价值:表示在一段时间内转移资产的总价值。它反映了网络经济活动的规模,可以用法币或网络原生代币为单位衡量。
- 活跃地址:指在给定时间段内(如日、周、月)发送或接收交易的唯一地址数量。它是衡量用户参与度的关键指标。
- 支付费用:揭示了用户对区块空间的需求程度。费用可被视为一场拍卖:用户通过支付更高费用来竞争使其交易被优先确认的权利。对于区块奖励随时间递减的网络(如比特币),手续费的增长对长期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哈希率与质押金额:
- 在工作量证明(PoW) 网络中,哈希率是衡量网络安全性的核心指标。更高的哈希率意味着成功发起51%攻击的难度更大,也反映了矿工对网络的信心。
- 在权益证明(PoS) 网络中,质押总额是类似的指标。它代表了验证者(及其委托人)对网络长期承诺的价值,质押金额越高,网络通常越安全。
2. 项目度量:评估团队与愿景
项目度量侧重于定性分析,考察项目背后的团队、理念和未来发展计划。
白皮书:这是项目的技术蓝图和宣言。一份优秀白皮书应清晰阐述:
- 项目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否开源?)。
- 它旨在解决的实际用例和问题。
- 未来的升级路线图和功能规划。
- 代币的供应、分配与释放机制。
- 团队背景:核心团队成员和开发社区的背景至关重要。他们是否有相关的成功经验?其专业知识是否足以实现白皮书中的里程碑?是否存在任何过往的不良记录?一个活跃、贡献者众多的GitHub仓库通常是积极信号。
- 竞争对手分析:没有项目存在于真空中。必须识别出项目的直接和间接竞争者,以及它试图替代的传统解决方案。通过横向比较,才能判断其竞争优势是否足够突出。
代币经济学与初始分配:
- 代币效用:代币在网络中具体有什么用?是用于支付手续费、参与治理、还是作为服务凭证?其效用是否被市场广泛认可?
- 初始分配:代币是如何分配的?是通过ICO/IEO、公平启动挖矿,还是团队预先挖矿?如果大部分代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则存在市场被操纵的潜在风险。
3. 财务度量:审视市场表现
这类指标关注资产在市场上的交易情况、经济模型和流动性。
- 市值:计算方式为流通供应量乘以当前价格。它是衡量项目总体规模的常用指标,但需谨慎使用。一个市值低但无实际价值的项目,其高市值可能是虚假的泡沫。
流动性与交易量:
- 流动性衡量的是资产能否快速以公允价格变现的能力。
- 交易量是衡量流动性的关键指标,高交易量通常意味着市场深度好,买卖价差小。流动性不足的市场,投资者可能难以在不大幅影响价格的情况下退出头寸。
- 供应机制:最大供应量、流通供应量和通胀率都至关重要。递减的通胀率(如比特币减半)可能因稀缺性而推高价格,但也可能抑制流通和使用。不同的经济模型迎合了不同的投资哲学。
从度量到指标:构建分析框架
单个度量往往意义有限。指标(Indicator)通常通过统计公式将多个度量组合起来,建立更具洞察力的关系。
例如,活跃地址数是一个度量,但将其与总市值结合,计算出“每个活跃地址的平均市值”,就变成了一个更有价值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平均持有规模和市场信心水平。
通过构建比率和指标,我们可以进行更公平的跨项目比较,避免被单个数字的绝对大小所误导。
常用核心指标详解
1. NVT比率(网络价值与交易量比率)
NVT常被称为“加密货币界的市盈率”。计算方式为:市值 / 链上每日交易量。
- 高NVT比率:可能表明市值增长过快,而链上实际经济活动(交易量)未能跟上,市场存在泡沫风险。
- 低NVT比率:可能表明链上经济活动活跃,而市值尚未完全体现其价值,潜在被低估。
2. MVRV比率(市场价值与已实现价值比率)
- 市场价值:即常见的市值(流通量 * 当前市价)。
- 已实现价值:则考虑了每个代币最后一次链上移动时的价格,能更准确地反映所有持有者的总成本基础。
- MVRV = 市场价值 / 已实现价值。
- 比率 > 3.7:通常表明市场价值远高于持有者的平均成本基础,利润盘巨大,可能出现抛售,资产被高估。
- 比率 < 1:表明市场价值低于平均成本基础,多数持有者处于亏损状态,可能被低估,是潜在买入机会。
3. 库存流量比(S2F模型)
该模型将稀缺性(库存)与新供应量(流量)的关系量化为比率,特别适用于比特币等供应固定的资产。
- 计算:流通总量 / 年产量。
- 比率越高,代表相对于新产出来说,现有存量越稀缺,理论上价值应越高。该模型曾成功预测比特币的长期价格趋势,但也因其假设的局限性而备受争议。
常见问题(FAQ)
Q1: 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哪个更好?
A: 两者并非互斥,而是互补。基本面分析帮助判断“价值”,即该不该买;技术分析帮助判断“时机”,即何时买卖。许多成功的投资者会结合使用两者,用FA筛选优质资产,用TA寻找入场和出场点。
Q2: 对于新出现的DeFi、NFT等项目,基本面分析还适用吗?
A: 完全适用。分析框架的核心不变,但仍需调整侧重点。对于DeFi项目,需重点关注总锁仓价值(TVL)、协议收入、用户数等;对于NFT项目,则需关注社区活跃度、地板价稳定性、创作者背景和版权模式等。
Q3: 在哪里可以方便地获取这些链上和项目数据?
A: 有许多数据聚合平台如Glassnode、TokenTerminal、Dune Analytics等提供了丰富的链上指标和项目财务数据。交易所的研究版块和项目官方区块链浏览器也是重要的一手信息来源。
Q4: 小额投资者也需要做这么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吗?
A: 投资规模无论大小,严谨的分析都能显著提高投资胜率和纪律性。对于小额投资者,可以聚焦于最关键的几个指标(如市值、交易量、团队背景、代币经济学),避免陷入信息过载,关键是养成分析的习惯。
Q5: 基本面分析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A: 其主要缺点是滞后性。基本面的变化通常是缓慢的,而市场价格可能因情绪、消息面瞬间剧烈波动。FA更适用于中长期趋势判断,而非短期价格预测。此外,一些定性分析(如团队能力)存在主观判断的风险。
Q6: 如何避免在基本面分析中陷入“确认偏误”?
A: 确认偏误是指只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为避免这一点,要有意识地主动寻找反对观点和项目的风险因素(FUD)。阅读项目的批评文章、加入批判性的社区讨论,并始终问自己:“这个项目可能会在哪些地方失败?”
总结
掌握加密货币基本面分析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它要求投资者不仅关注价格图表,更要深入理解项目背后的技术、团队、经济和社区。
没有一个单一指标是万能钥匙。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结合链上数据、项目质量和财务指标,进行交叉验证。通过系统地应用这些工具,你将能更好地评估加密资产的潜在价值,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并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持冷静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