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币价格屡创新高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持续增持比特币已成为显著趋势。其中,战略公司(MSTR)作为目前第四大比特币持仓机构,其不断加仓的策略吸引了市场广泛关注。但随着持仓成本持续攀升,潜在风险也逐渐显现——如果比特币价格大幅回调,导致其持仓价值跌破净资产(NAV),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战略公司的比特币持仓概况
截至目前,战略公司共持有580,955枚比特币,按当前10.5万美元/枚的价格计算,总价值约为610亿美元。这些比特币的平均购入成本为每枚70,023美元。
该公司最近一次购入行为发生在6月2日,以7500万美元购入了705枚比特币。持续加仓的策略虽然强化了其市场地位,但也推高了平均持仓成本,增加了未来潜在的市场风险。
跌破净资产的可能后果
市场连锁反应预警
多位市场分析师指出,如果战略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总市值跌破其净资产,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抛售。这种情景类似于2022年FTX崩盘时引发的市场震荡。
加密分析师Mippo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战略公司主要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购买比特币,这为投资者带来了显著的股权风险。这种自我强化的反馈循环如果规模过大,最终可能导致类似2022年的大规模抛售。”
公司面临的直接风险
根据战略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如果其比特币投资的市场价值显著下降,可能会产生流动性和信用风险,使公司难以获得新资金。这种情况可能迫使公司出售比特币以维持运营。
管理层的风险应对策略
“抗脆弱结构”的保障机制
战略公司执行主席迈克尔·塞勒在比特币2025会议上表示,公司已经建立了“抗脆弱结构”,即使净资产比率跌破1,公司仍然能够产生收益和利润。
他强调:“如果公司股价相对于净资产出现折价,我们反而能够从中获利。如果有人做空我们的股票使其跌至净资产的10%,我们每天可能赚取数十亿美元。”
坚持单一资产策略
塞勒还驳斥了投资组合多样化的建议,认为购买其他加密货币会使公司的比特币战略和债券发行计划失效。这表明公司对比特币的长期价值保持着高度信心。
机构比特币持仓趋势持续升温
尽管战略公司的比特币策略存在风险,但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的趋势仍在加速。
全球跟进行动明显
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因近期购买比特币,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游戏零售商GameStop也为其加密国库购入了4,710枚比特币,此举同样推动了股价上涨。
机构需求持续旺盛
潘特拉资本认为:“对战略公司股票、ETF产品和数字资产国库公司产品的强劲需求表明,大量资本因加密原生产品的复杂性而处于观望状态。”该公司相信,随着传统投资者寻求数字资产敞口,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可能保持高位。
常见问题
Q1: 什么是净资产价值(NAV)?
净资产价值是指公司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价值。对于持有大量比特币的公司而言,当比特币市值低于购买成本时,就可能出现持仓价值低于净资产的情况。
Q2: 为什么战略公司不断高价增持比特币?
该公司相信比特币的长期增值潜力,希望通过持续增持来扩大持仓规模。同时,高位购入也反映了管理层对比特币未来价格的信心。
Q3: 如果比特币价格下跌,战略公司必须出售比特币吗?
不一定。根据塞勒的说法,公司具有“抗脆弱结构”,即使面临市场下跌也能维持运营。但SEC文件显示,严重下跌可能会迫使公司出售部分持仓。
Q4: 其他公司是如何参与比特币投资的?
除了直接购买比特币外,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比特币ETF、数字资产国库公司等产品获得 exposure。这些方式相对直接持有更为简便。
Q5: 个人投资者可以从这个趋势中学到什么?
机构大量持仓表明比特币正获得传统金融领域的认可。但集中持仓和高成本基础也提示了风险分散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Q6: 如何监控这类公司的比特币持仓风险?
投资者可以关注公司的持仓成本、净资产比率、融资方式和市场流动性等指标,全面评估其风险 exposure。
投资启示与风险提示
战略公司对比特币的高度集中投资既展示了机构对数字货币的信心,也暴露了单一资产策略的风险。当前610亿美元的持仓规模及其7万美元的平均成本,使公司对比特币价格波动异常敏感。
如果比特币价格跌破7万美元关口,可能会触发一系列技术性抛售和流动性挑战。然而,公司声称的“抗脆弱结构”能否经受住极端市场条件的考验,仍有待观察。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一案例突显了数字货币投资中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多样化的重要性。机构的大规模参与虽然提升了市场成熟度,但同时也引入了新的系统性风险因素。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当进行充分研究并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数字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意味着可能获得高回报,但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