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纳斯达克上市医疗科技公司Semler Scientific宣布了一项激进的比特币囤积计划,目标在2027年底持有10.5万枚比特币,此举可能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企业级比特币持有者。
一、激进战略:三阶段囤币目标与规模跃升
Semler Scientific(股票代码:SMLR)在2025年6月19日宣布任命资深比特币专家乔·伯内特为比特币策略总监,并同步公布了一项分为三个阶段的囤币计划:
- 2025年底:持有10,000枚比特币
- 2026年底:增持至42,000枚比特币
- 2027年底:达到105,000枚比特币的最终目标
若该目标顺利实现,这家医疗科技企业将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企业级比特币持有者,其储备量将接近全球比特币流通量的0.5%,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比例。
二、背景转变:从医疗设备到比特币本位
成立于1992年的Semler Scientific原本专注于心血管监测设备与诊断服务,年收入稳定在5亿美元左右。2024年5月,该公司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转向:将比特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成为美国第二家公开宣布“比特币本位”策略的上市公司。
这一决策在短短13个月内已经带来了显著回报:287%的比特币收益率和1.77亿美元的账面收益。截至2025年6月,该公司金库已积累4,449枚比特币,价值4.64亿美元。而此次10.5万枚比特币的目标,相当于将当前持仓规模扩张近24倍。
三、资金策略:股权、债务与运营现金流的并行模式
支撑这一野心的资金来源采用了股权与债务融资、运营现金流“三轨并行”的模式。这种资金策略区别于早期入场企业的做法:
- 不同于特斯拉的间歇性买卖策略
- 有别于Block的固定比例配置方式
- 采用分阶段量化目标与多渠道资本运作相结合
2025年4月,该公司通过发行5亿美元证券明确将资金导向比特币购买,随后迅速增持165枚比特币。这种“融资-购币-增信-再融资”的循环策略,为企业囤币提供了新思路。
四、关键人物:乔·伯内特的专业背景与使命
Joe Burnett的任命是理解Semler战略的关键。这位佐治亚大学商业分析硕士拥有超过七年的比特币金融市场经验,曾担任:
- 比特币金融服务公司Unchained的市场研究总监,推动机构采用协作托管解决方案
- Blockware Solutions的主导成员,参与创建美国最大比特币矿机交易平台之一
作为比特币思想领袖,他深度参与宏观金融与加密政策的交叉讨论,主持过众多行业意见领袖的播客对话,将货币政策、市场机制与比特币价值叙事有机结合。
在就职声明中,伯内特明确指出:“我们见证比特币作为一种优越货币形态的全球货币化进程。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财务储备的趋势正在加速,而Semler致力于以高度增值的方式为股东打造全球最大的企业比特币金库之一”。
他的使命不仅是执行购币计划,更需构建一套完整的比特币资产负债管理框架——从链上交易操作、监管合规适配到融资工具创新(如比特币抵押债券),将传统财资管理的严谨性与加密市场的特殊性无缝衔接。
五、行业趋势:2025年机构资本大举进场
Semler的激进策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2025年机构资本大举进场的缩影。就在其宣布任命前一天,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在市场回调中闪电购入6,088枚比特币,价值6.385亿美元。
这笔交易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市场影响:
- 比特币价格2小时内反弹2.3%
- 交易所交易量激增18%
- 引发链上巨鲸地址(持有≥1,000 BTC)三日增长3%的连锁反应
企业层面的动向同样引人注目:
- 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同步加码,宣布目标在2025年底持有10,000枚BTC
- 将旗下酒店更名为“比特币酒店”吸引加密社区
- Twenty One Capital公开效仿MicroStrategy,打造“比特币核心型公司金库”
国家行为体也在试探性入场:2025年5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通过首个州级《战略比特币储备法》,授权财政部长将最多5%的州储备配置于比特币。尽管有些州基于波动性担忧否决类似提案,但37个州的立法讨论已昭示政策转向正在发生变化。
六、市场基础:ETF流入与稀缺性强化
推动机构行动的不仅是信仰,更是比特币市场基础结构的质变。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已成为资本涌入的核心管道,12支产品在2025年5月单月吸引42亿美元净流入。
自2025年1月获批至今,ETF发行商已控制约100万枚BTC,占流通量的5%——这一比例在2024年初还近乎为零。
更深层的动力来自比特币自身的稀缺性强化。2024年4月的第四次减半将区块奖励从6.25 BTC削减至3.125 BTC,延续了每四年削减50%供应增发的机制。历史数据显示,前三次减半后的第二年比特币均创价格新高:
- 2012年后上涨30,000%
- 2016年后涨800%
- 2020年后收益达700%
这种程序性稀缺与美元信用松动的共振,催生了比特币的“去美元化补充选项”角色。
七、风险考量:波动性、监管与流动性隐患
然而,企业大举囤币绝非无风险博弈。比特币单日波动常超10%,2025年4月曾从108,000美元高点骤跌至75,000美元。若价格长期跌破90,000美元,半数持币企业可能面临账面亏损。
监管构成另一重不确定性:尽管当前政府释放亲加密信号,但监管机构对ETF审批仍反复拉锯,有些地区更以“未验证投资”为由否决州比特币储备法案。
更隐蔽的风险在于流动性幻觉。当多家企业同步执行“长期持有”策略时,市场实际流动供给持续萎缩。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如交易所黑客、主权禁令),集中抛压可能导致价格踩踏。
八、市场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范式迁徙
Semler的10万枚BTC计划,本质上是一场企业财务战略的范式迁徙实验。其成功与否将深刻影响市场生态:
企业竞争维度:现有巨头以55.36万枚持仓确立先发优势,但Semler的分阶段目标提供可复制的路径模板,可能激发中小市值公司竞逐“比特币持仓密度”排名
金融工具创新:比特币抵押债券、股权转换协议等混合型融资工具将加速涌现,甚至催生“比特币储备公司”专属ETF
价格支撑机制:据分析,若Semler等企业按计划增持,2027年前仅上市公司就需要吸收超200万枚BTC,占当前流通量的10%,形成“买入→推高价格→增强资产负债表→融资能力提升→再买入”的自反循环
这场实验的终极验证,将取决于比特币能否跨越“企业黄金”的临界点——当企业金库与ETF共同控制20%以上流通量时,比特币可能真正晋级为全球储备资产分层中的可选项。
2025年6月20日,Semler Scientific股价因比特币战略公告暴涨11%——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但狂欢背后,Semler仍需在两条战线保持平衡:既要利用债务杠杆扩大比特币储备,又不能危及医疗设备主业的研发投入;既要享受比特币的波动红利,又需规避流动性危机对营运资金的冲击。
常见问题
Q: 为什么企业选择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
A: 企业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主要出于保值增值考虑。比特币具有稀缺性、去中心化和全球流动性等特点,在传统法币贬值环境下可作为价值存储工具。同时,早期采纳的企业已经获得了可观的账面收益。
Q: 企业囤积比特币存在哪些主要风险?
A: 主要风险包括价格波动风险、监管不确定性、流动性风险和操作安全风险。比特币价格单日波动可能超过10%,长期持有需要企业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
Q: 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比特币投资?
A: 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比特币投资,包括直接购买并持有比特币、投资比特币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购买比特币ETF基金等。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操作复杂度。
Q: 比特币减半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A: 比特币减半是指区块奖励每四年减少50%的程序化事件,这直接降低了新比特币的供应速度。历史上,每次减半后比特币价格都出现了显著上涨,因为供应减少遇到需求增加会推动价格上升。
Q: 企业大量购买比特币会对比特币网络产生影响吗?
A: 企业大量购买比特币不会对比特币网络的技术性能产生直接影响,但会改变市场结构和价格发现机制。大量比特币被长期持有会减少市场流通量,可能增加价格波动性但同时也会增强网络价值存储功能。
Q: 如何看待比特币与企业主营业务的关系?
A: 企业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应该与主营业务形成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健康的方式是利用比特币作为财务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同时确保主营业务有足够的资源持续发展,两者相辅相成而非相互竞争。